大厂招人添员
2023年,互联网行业的巨头们纷纷发布了年度报告,报告内容引人关注。根据数据,我国互联网公司在那一年的新增员工数至少有9.2万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在报告中的表现格外突出,其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显示,在2023年的前九个月,公司的人力成本已经达到了763亿元。另外,京东物流打算在2024年的上半年吸纳大约两万名新成员,主要聚焦于供应链等关键领域。
自2019年起,拼多多员工数量逐年攀升。美团与贝壳的员工总数均超十一万,美团员工数更是超越了2021年的最高值,且增长势头未减。这些企业增员主要源于对未来业务发展的信心,他们通过扩大团队规模来提升竞争力。
美团精简隐忧
众多大企业都在招人,但情况并不一样。王莆中接手美团线下和外卖业务后,对组织结构进行了精简,想提升工作效率。照这个势头看,到2024年,美团的员工数可能要减少。这反映出美团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正尝试通过调整人员配置来降低成本、提升利润。即便员工人数有所下降,只要提升业务运作的效率,对美团的长远发展或许能带来积极的作用。
阿里减员持续
近年来,众多互联网巨头纷纷进行裁员和成本削减,其中阿里巴巴的动作尤为显著。自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阿里实施了大规模裁员,连续八个季度累计裁减了40万零56名员工。2023年全年,裁员人数高达2万零480人,员工总数最终降至21万零926人。阿里的裁员举措或许是为了更高效地分配资源,从而将更多资源和资金投入到核心业务领域。
京东业务收缩
2023年,京东新增业务有所减少,特别是京喜和海外市场部分。海外市场的规模减小,使得新增业务收入相应减少,对集团整体收入的贡献也有所降低。这或许反映了京东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进行的战略调整,即把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更具优势的业务领域,以实现集团整体的稳定增长。
阿里架构变革
2023年,阿里集团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架构改革。三月,推出了“1+6+N”的改革方案,成立了六大业务集团和众多子公司,确保各业务领域拥有独立的管理权。集团CEO吴泳铭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对核心业务的投入,并将优质资源优先分配。此次架构调整的目的是让各个业务部门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提升市场竞争力。
电商聚焦用户
在电商行业,不论京东、拼多多,抑或是抖音、快手,用户始终是关键。刘强东倡导“顾客至上”的原则,吴泳铭亦透露2024年淘宝将增强对用户体验的投入。以淘宝集团为例,2024年对它来说是增强整体实力和增加投入的关键时期。只有紧紧抓住用户,电商平台才能锁定增长的关键,确保未来的持续发展。
您觉得那些互联网巨头在人事和业务上的调整,会对电商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